“自动驾驶”出车祸,谁来担责?这能刑吗?
2024-07-30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开栏语“自动驾驶”汽车出事故,谁来担责?“AI换脸”这门生意,到底“刑不刑”?用人工智能“搞创作”,著作权归谁?……即日起,“南方法治”《约法三章》栏目将升级为普法脱口秀栏目《这能“刑”吗?》,聚焦法治新闻热点,用最短时间带你抽丝剥茧,学习热点事件背后的法律知识点。开栏之初,我们将聚焦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相关话题推出系列节目,敬请关注!
“自动驾驶”出车祸,谁来担责?
【省流版】1、当下,尚不存在“完全无需人类管理的自动驾驶”,“解放双手”等于“玩命”。
2、即便开启智驾或辅助驾驶系统,人类仍是酒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,别想甩锅。
3、如果是车辆质量问题导致事故,驾驶员或受害者可依法向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追责,但当前存在不小的举证难度。
【完整版】
“自动驾驶”出车祸,谁来担责?
要弄明白这个问题,得先厘清“自动驾驶”的概念。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把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-L5六个等级,最高等级的L5才是最接近我们理解的,“完全无需人类管理的自动驾驶”。
电影《我,机器人》中,主人公的车完全由人工智能驾驶,按照当下的标准就属于L5
其中,L3级可以说是当前技术的“天花板”——即在特定的环境下,车辆可以自己完成驾驶操作,但驾驶员也需要随时做好接管的准备。但是,L3级车辆仅在个别城市的特定区域开放测试,并未真正完全上路。而当下市场上主流的国内外智能汽车品牌,仍以L2级为主。
所以,至少在目前,开车的还是“人”!
工信部发布实施的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(GB/T 40429-2021)
如果有智驾系统参与了驾驶行为,出了事算谁的?
在这方面,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立法。不过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。比如,2022年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——《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》,其中规定: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行为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罚。
也就是说,即便开启智驾系统,驾驶员仍是交通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。
回到最初的问题,这能“刑”吗?车刑不刑暂无定论,但人指定能“刑”。
在多地交警披露的案例中可以发现,张三醉酒后开车上路,即便开启了自动辅助驾驶功能,仍被认定为醉驾,最终以危险驾驶罪被起诉,面临拘役和罚款,给人生档案留下了“污点”。
换言之,如果你想把违法甚至犯罪行为“甩锅”给系统,没戏!
自己犯的错,含着泪也要认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企就可“高枕无忧”。
深圳的前述条例还规定:因汽车质量缺陷造成交通事故的,驾驶人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,可以向汽车的生产者、销售者追偿。
除了质量问题,部分车企在营销时存在过度宣传问题。
比如有车企宣称自家车型达到L2.9999,有销售人员甚至宣称“可以解放双手”,这些都可能会让消费者对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产生盲目“信任”,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。针对这类乱象,也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。
好在,国家层面相关立法已在路上:5月6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》,其中透露,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工智能法草案。
回到当下,还是提醒老司机们握紧方向盘,把生命安全攥在自己手上。而站在风口上的造车新势力们,除了卷技术卷销量,也应时刻守住“安全”这条底线。
【统筹】祁雷 张梓望 杜玮淦
【文案】孟健 祁雷
【出镜】孟健
【摄影】梁钜聪
【剪辑】金镝
【设计】吴颖岚 谭唯


猜你喜欢

沈阳城市交通技工学校就业有保障吗?


8月23日芯瑞达涨停分析:MicroLED,华为产业链,液晶面板LCD概念热股


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孙公司竞得土地使用权并签署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公告


新浪期货行情:实时动态,把握市场先机


“装聋作哑”炒概念?交易所重磅出手,5连板大牛股收监管函!预订爆单,近100%的强劲增长,“五一”旅游市场火起来


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期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


CCtalk大幅延长创作分成提现周期,有用户尝试提现4万未果


中信证券:近期或是美债左侧配置较好的时点,更建议配置短端美债


长江投资(600119SH)聘任陈建霖为总经理


2月14日博闻科技涨停分析:大农业,农业种植概念热股


股票垫资贷款:撬动财富杠杆,步步为营的投资策略


最大最正规的配资公司:避开陷阱,稳健投资


A股配资App: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投资江湖


个股有融资行为是好是坏?


中国股票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亦是风险的深渊


配资网站首选平台:避坑指南与安全投资策略


正规配资平台线上:避坑指南,助你稳健投资


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:稳健投资,成就财富梦想


正规配资哪家好?避坑指南与深度解析


股指期货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还是通往深渊的捷径?
